〔財經頻道/綜合報導〕晶片是全球數位經濟重要引擎,幾乎與石油同地位的經濟命脈,其不斷成長的能力正支持更多技術,當疫情擾亂晶片生產、全球技術供應鏈陷入數月混亂時,晶片的作用就凸顯出來。《彭博》列舉包括晶片如何重要、為何有晶片製造之爭、誰控制供應、目前晶片競爭進展、全球晶片風險等5因素,並表示,世界上大部分先進邏輯半導體和許多落後晶片均由台灣生產,而全球都依賴台積電(2330),示警只要1場衝突,就可能會切斷台積電與其全球客戶的聯繫。
《彭博》報導,1,晶片的重要。晶片是處理大量數據所需品,成為與幾乎與石油同地位的經濟命脈,未來,任何設備將會越來越依賴晶片。
2,為何有晶片製造之爭。世界上大多數領先半導體技術起源於美國,但如今台灣和韓國在晶片製造領域佔據主導地位,而中國式最大的電子元件市場,且越來越渴望生產更多自用晶片,使得這個行業成為美國關注的焦點。
美國試圖限制其亞洲競爭隊手的崛起,並且解決其所謂的「國家安全問題」。例如美國目前正在實施出口管制和進口關稅,以節制中國晶片野心,甚至還撥出巨額資金,試圖減少對東亞少數工廠的危險依賴。
3,誰控制供應。就目前來說,晶片新工廠的造價超過200億美元(約新台幣6520億元),且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成。在完成後,每天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轉才能獲利。目前台積電、三星有代工業務,不過台積電擁有蘋果、輝達、高通等大企業訂單,絕大部分的代工都由台積電製造。英特爾過去專注於生產自用晶片,現在也企圖在代工領域方面方一杯羹。
至於中國,正在瞄準「類比晶片」這1領域,並大力投資以提高產量並搶佔市場。
4.目前晶片競爭進展。報導指出,雖然中國不斷放出資金投資自家半導體產業,但該國晶片製造商仍依賴美國技術,而他們獲得海外晶片生產技術的機會正在減少,因為美國不斷祭出管制措施,並且將中企列入實體黑名單。
而其他國家也在快馬加鞭實現國家半導體計畫,歐盟制定了463億美元(約新台幣1.5兆元)計畫擴大當地製造能力、印度2月批准100億美元(約新台幣3260億元)基金的政府投資,支持包括塔塔集團等建造晶片製造廠。
另外沙烏地阿拉伯也考慮進軍晶片領域,擺脫僅依賴化石燃料的經濟;日本則已為2021年啟動的晶片計畫籌集約253億美元(約新台幣8248億元),預計2027年大規模生產2奈米邏輯晶片。
《彭博》最後提,目前全球晶片生產面臨的最大風險。文章指出,世界上大部分先進邏輯半導體和許多落後晶片均由台灣生產,不過台灣又面臨潛在衝突。
長期以來,中國一直聲稱台灣是其主權下的1個省級行政區,終將回歸成為中國的一部分,並且聲稱威脅要入侵台灣,以阻止其正式獨立。
《彭博》表示,1場戰爭可能會切斷台灣晶片巨頭台積電與全球客戶的聯繫。台積電只為他人製造晶片,而不是設計自己的晶片,而蘋果、輝達等皆是台積電客戶,全世界都依賴台積電。